返回

70年代:带着户口去下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0章 想回城让你们家里想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仓叔,小李知青跟小郭知青这是回去了?”

    “回去了,行了,都散了吧,别围着了。”武满仓对着门口的一堆看热闹的说道。

    很快,李凤英跟郭小花回城的消息就传到了知青点。

    知青点的几个知青在听到有人回去后,一个个立马就心思活泛了起来。

    尤其是马秀琴,在听到李凤英跟郭小花居然回去后,顿时就跑到村委会找到了武满仓。

    “大队长,我什么时候能回去?”马秀琴一看到武满仓就着急的问道。

    听到马秀琴的话,武满仓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

    “你不是跟彭涛已经订婚了吗?还有,能不能回去不是我说了算,人家能回去是因为家里有背景,你要是有本事就让你家里把你弄回去,没有本事就别来烦我。”

    武满仓一点好脸色都没给马秀琴。

    马秀琴在听到武满仓的话后,也是臊得慌。

    一想到自己家里的情况,马秀琴就一阵心灰。

    这边马秀琴刚从办公室离开,没一会儿,陆陆续续的就有知青过来询问武满仓回城的事。

    武满仓就一句话,想回城就去给自己家里写信,让家里想办法走关系。

    听到武满仓的话,当即就有好几个自认为家里还有点背景的就请假去公社给家里写信去了。

    至于那些只是普通家庭的,在听完武满仓的话后,一个个唉声叹气的回到知青点。

    中午的时候,谭胜利也过来了。

    “队长。”

    “胜利你也想回城吗?”武满仓直截了当的询问。

    “嗯,大队长,我想请假去一趟公社,给家里写个信。”

    “去吧。”武满仓想都没想就直接答应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那些给家里写过信的知青,都在焦急的等待着家里的消息。

    等信的时间是最煎熬的。

    但是等来了信后,那几个自认为家里有点背景的知青,在看完家里的来信后,一个个面如死灰。

    一时间,整个知青点一下子没有了往日的朝气。

    同样,谭胜利也收到了他老子的来信。

    信里跟谭胜利说了自己已经找了关系,等过完年就能回去,让谭胜利踏踏实实的等着。

    十二月二十号。

    今天是记分员武前进给儿子武鹏涛娶媳妇的日子。

    娶的就是马秀琴。

    虽然上次马秀琴找了武满仓询问了回城的事过后,武满仓跟这父子俩说了这件事。

    但是武鹏涛就认定了非马秀琴不娶。

    父子俩为了这件事还吵了一架。

    一大早,董卫军跟乔丽就带着孩子过来了。

    现在团子彻底沦为了小家伙的坐骑。

    看到小家伙带着个虎皮帽子,骑着熊猫过来,村里的那些老人都忍不住的想去捏捏小家伙肥嘟嘟的脸蛋。

    但是看到团子呲牙咧嘴的样子,都不敢过来。

    村里那帮小孩子看到小家伙骑着团子过来,眼里那叫一个羡慕。

    没一会儿,武鹏涛就背着马秀琴从知青点回来了。

    团子见小家伙跑去要喜糖了,知道这是个好机会,立马转身就往家里跑。

    结果等小家伙拿到喜糖过来后,没看到团子,气的不停地让董卫军把团子杀了吃肉。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77年的1月15号。

    一早,公社收猪羊的就到了。

    跟往年一样,第二天,村里除了发卖猪的钱,也开始分粮算工分。

    今年村里种了西瓜以及梨瓜,额外收入不少。

    所以今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第二天,村里开始杀猪分肉。

    董卫军也把家里的羊顺带给杀了。

    腊月十五的时候,武小红夫妻俩过来了。

    去年武小红家里除了养了猪之外,还养了三只羊。

    再加上赵志刚在砖厂的工资,这一年下来也攒了不少。

    两人昨天领了村里的分红以及卖猪羊的钱后,今天一大早就来给董卫军还钱了。

    这两年零零碎碎的把钱还的现在就剩下欠董卫军的钱了。

    董卫军把两人请进屋后,武小红就掏出了用手帕包的严严实实的一沓钱。

    “卫军,这里有600块钱,我跟你姑父今年就攒了这么多,先给你还上600,剩下的我俩以后慢慢给你还。”

    “我不着急,你们先紧着别人的还就行,毛豆他们接下来上学用钱的地方也多着呢。”

    “别人的我跟姑父还完了,现在就剩下你的还没还,这么好几年了,再怎么说也得还一点,至于孩子们上学的钱,家里留着呢,你就安心的收下吧,你姑父现在每个月都用工资,家里转的开。”武小红说道。

    赵志刚也急忙说道:“是啊,卫军,这钱你要是不收,我跟你姑心里也不舒坦,家里现在能转的开

第160章 想回城让你们家里想办法(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